格魯吉亞劉茶

在格魯吉亞,人們愛喝一種紅茶叫“劉茶”,這種茶的祖源為中國祁門紅茶。19世紀末,來自中國漢口的茶坊夥計劉峻周將茶籽、茶苗帶到了黑海沿岸的格魯吉亞巴統市。他在當地生活了30餘年,培育出了適合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的優良茶品種,被稱為“高加索的中國茶王”。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展覽會上,劉峻周的“劉茶”獲得了世界金獎。

在格魯吉亞說起絲綢之路,總會有人提到“劉峻周”這個中國人的名字。劉峻周,格魯吉亞茶葉產業的創始人,在近代中格友好交往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劉茶”往事>>
格魯吉亞與中國的交往源遠流長。格魯吉亞語中稱中國為 “秦”,相傳這個稱呼來源於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格魯吉亞與中國之間的茶交往可追溯至19世紀晚期。當時,為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茶葉需求,俄國(當時的格魯吉亞屬俄羅斯帝國,1917年俄國革命後格魯吉亞宣佈獨立,1936年格魯吉亞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至1991年蘇聯解體)通過萬里茶道,一面加強與中國的茶葉貿易,一面嘗試引進中國種茶和制茶技術,在本國發展茶葉生產。但由於當地氣候、土壤、水質條件都與原產地不同,茶樹生長不良,於是俄商開始考慮從中國引進種茶、制茶人才。

1893年春,中國漢口一家茶場的經理助理劉峻周被俄國茶商康·謝·波波夫看中,邀請他赴格魯吉亞發展茶業。於是,劉峻周攜10餘名茶工及幾千斤茶籽和15萬株茶苗,從寧波南下廣州,取道南海經麻六甲海峽至印度洋,再從紅海經蘇伊士運河至地中海,渡過愛琴海、黑海,最終抵達格魯吉亞的巴統港。從此,劉峻周開始在格魯吉亞黑海沿岸的高加索、巴統等地栽培茶樹,並籌建茶廠。1897年,受波波夫委託,劉峻周回國又挑選了一批優良茶籽和技工人員,並攜全家定居巴統,還帶來了中國的油桐、香蕉、柿子、竹子、棕櫚等作物,大大豐富了當地的植物品種。經反復試驗,劉峻周在當地紅土山坡上培育出了適應當地氣候、產量高、品質優的茶種,後人稱之為“劉茶”。自此黑海沿岸茶林漫山,格魯吉亞成為茶葉基地,“劉茶”蜚聲全俄。

1900年,劉峻周茶廠生產的茶葉參展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在中國茶葉缺席的情況下,“劉茶”一舉榮獲金質獎章,引起轟動。由於劉峻周在種茶事業上的突出貢獻,俄沙皇政府1909年授予他“斯坦尼斯拉夫三級勳章”——劉峻周成為了未有俄國國籍而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重視發展茶業,劉峻周擔任蘇聯政府國營茶廠經理。因為種茶成功,劉峻周曾被列寧三次接見,並獲得了蘇聯政府授予的勞動紅旗勳章。劉峻周在格魯吉亞工作生活了30多年,一直保留中國國籍。1925年他舉家回國,定居哈爾濱。

紀念與傳承
巴統市位於格魯吉亞西南部的黑海東岸,是一座海港城市,劉峻周的故居就坐落在巴統市北部的恰克瓦鎮。據介紹 ,恰克瓦的“恰”就來自中文“茶”的發音。故居是一座二層建築,它面朝大海,是當時波波夫專為劉峻周所建,由德國建築設計師設計。1925年,劉峻周舉家回國後,這座居所轉由他人居住,如今這裡已由格魯吉亞政府收回,準備重新整修後設立劉峻周紀念館。
(彩色照片1910年拍攝)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