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6 香港

3月15日(星期日) 零晨出發往機場。途經霍梅尼聖祠時下車拍攝夜景,所有節目完滿結束。01:50到達機場,需要經過照行李、check in、過海關和安檢四關,每關約需20分鐘,真是企到腳軟。乘坐04:20起飛的 QR485號班機往多哈,機程約兩小時,抵達時撥慢手錶半小時;轉乘0810起飛的 QR816 號班機往香港,機程約8小時,抵達時撥快手錶5小時。兩班航機都稍有延誤,抵港時約為20:45。   後記 1. 伊朗的國旗是綠、白和紅三色。地理上,分別代表北方的平地、中間的沙漠以及南方的炎熱;意義上,則分別象徵友誼、和平及愛。 2. 伊斯蘭人採用回教曆,以 H 或 AH 作簡寫,(陽曆是 AD),以穆罕默德由麥加逃住麥迪拿的公元622年為首年。伊斯蘭曆法像陰曆是根據月亮的運行而定,不過沒有五年兩潤,所以陽曆大約每30年就相等於31年伊斯蘭年。 3. 每個城市都有大型市集(巴札,bazaar),各式商品,應有盡有。巴札都是磚石結構,結實牢固,免卻木料易蛀、金屬易蝕之弊,而且各暖夏涼。商店分佈在長長的拱門走廊兩旁,有無數的穹頂,也有玻璃天窗以透光。   在南方幾個城市的狹窄街道漫步時,看到住宅的大門上都有兩個門環,一個渾圓,一個細長,位置在左或右並無劃一。前者發出的聲音示意女性到訪,後者則是男士;裡面的人就可決定誰去開門。   領隊提供多項旅遊參考資料,包括在茶會派發的幾張影碟、出發前傳給團友的投影片、途中派發的兩張伊斯法罕鳥瞰照片和包括伊朗歷代王朝和23國使節團等幾份資料以及借給大家傳閱的書籍,使大家對遊覽的地點有更深的認識和增加旅遊的趣味。   領隊出發前說天氣和香港差不多,事實上是日間温度平均低近十度,而且日夜温差比香港大,晚間温度比香港低十餘度;日間雖然大多陽光充沛,但在陰暗處相當清涼,我大失預算。全程多是天朗氣清,藍天少雲,在伊斯法罕有幾小時微雨,在克爾漫竟有一天出現多場大雨和短暫的雪花、冰雹和雨雪,第二天早晨更積雪達十厘米。幸而全部行程未有受阻,雪景更帶來無限驚喜。   酒店的水準算是不錯,稍為不理想的是有一間酒店的洗手盆漏水和另一間的早餐太少食物選擇。每個遊覽地點大致上有足夠的拍照或自由活動時間。   8. 膳食方面,有時吃自助餐,有時要點主菜,約有五至十種菜式選擇,但所有餐館都是這些煮法相同的選擇,水準則參差。通常幾位團友聯成小組,可以分享幾款主菜。每餐都有薄餅式的麵包和沙律,但千篇一律。很多餐還有餐湯,但變化有限。總體來說,吃自助餐可自由選擇每一種食物的份量,減少浪費。   領隊的兩項措施包括預早為每位女團友準備一套伊斯蘭黑色長袍和自由兌換美金和伊幣給與團友頗大的方便;而且不時請吃土產和餅食,而3次光顧茶室,雖然沒有寫在行程之內,但也不用另外收費,使團友感覺得到理想的待遇。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by Kwan C Fu 16天行程: 2月28日(星期六)Day 1 香港 – 伊朗 3月1日(星期日)Day 2   伊朗市中心 – 霍梅尼陵墓、伊朗國家博物館、地氈博物館 3月2日(星期一) Day 3 古烈斯坦皇宮、珠寶博物館、市集 3月3日(星期二)Day 4  庫姆(Qom) – 馬蘇美聖祠(Masumeh Holy Shrine)、卡尚(Kashan) 3月4日(星期三)Day 5  伊斯法罕(Esfahan)– 伊瑪目廣場(Imam Square)、羅特夫拉清真寺(Lotfollah Mosque)、伊瑪目清真寺(Imam Mosque)、阿拉卡普王宮 (Ali Qapu Palace)、四十柱宮(Chehel Sotoun Palace)花園 3月5日 (星期四) Day 6 阿美尼亞社區 Julfa、哈祖古橋、白鴿塔、星期五清真寺、33孔橋、拜火教寺 3月6日(星期五)Day 7  設拉子(Shiraz)- 居魯士私邸的遺跡 3月7日(星期六) Day 8  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帝王谷、卡里姆汗城堡(Citadel of Karim Khan) 3月 伊朗之旅 – […]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5 德黑蘭(Tehran)

3月14日(星期六) 09:00出發往北部參觀兩所王宮。首先到建於卡加爾王朝的尼雅華蘭王宮(Niavaran Palace),皇宮有170年歷史,我們參觀了第一座大樓,裡面有多間不同用途的廳房,室內所有木建的部分如門和天花頂,都有精美的繪圖。之後到另一座巴列維王朝時加建的大樓,末代皇帝倒台前就是住在這裡。室內設計頗現代化,大堂有可以打開的頂部。各房間內展出了很多各國送給國王的禮物;有一間大禮堂有末代皇后法拉哈的畫像,皇帝的第一位妻子精神有問題而第二位無子女,她因而成為皇后;迎賓大堂被改裝為衣服鞋襪博物館,頗令人注目的是幾張在法國編織的有關著名故事 Story of Esther 的氈畫。 由於時間緊迫,我們選擇在快餐店吃牛肉或雞肉漢堡飽作午餐,水準不錯。之後往參觀建於巴列維王朝的薩德阿巴德王宮(Sadabad Palace),共有19座建築物現時被用作博物館,我們只有時間進入最重要的白宮和綠宮。白宮兩層樓建築外面貼上白色大理石,因而得名。前面原有巴列維皇帝的巨型銅雕像,他倒台後銅像身體被鋸掉,只剩雙腿,但仍比人要高。附近有一個後期加建的張弓向天空射箭的傳奇英雄雕像,傳說他被指派到最高的山射箭,落地之點就會成為國界,結果他用盡平生之力,不負所託,隨即倒地身亡。第二次大戰時盟軍曾在此召開國際會議,各國領袖亦有在宮前合照。宮內有多個各種用途之廳房,佈置以西式為主;皇后寢室內有全伊朗第一部彩色電視機。由白宮往綠宮須步行約15分鐘上斜路,道路兩旁有很多高大的楓樹,在一條支路上停著一架有點卡通的古老直升機。綠宮頂部為綠色蓋瓦,因而得名。在綠宮前我們遇到一隊約30人的攝製隊,團友把握機會和明星合照。進宮前須穿上鞋套,裡面不准拍照。宮內有很多鏡飾和鑲金的裝飾,厠所主要以大理石為建築材料。離開時遇到一個繪畫的傷健人士,有團友買了他的一幅畫。 跟著到禮薩阿巴斯博物館(Reza Abbasi Museum),它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展品甚有歷史價值,印象較深的包括: 約4千年前有高山羊(ibex)圖像的陶罐; 約3千年前的鹿陶像; 公元前10至7世紀牛形器皿; 公元前5至4世紀金綿羊; 2至3世紀的金和綠松石(turquoise)項鍊; 5至6世紀上有詩句的瓷器; 19世紀有動感的書法,(學書法原因是可鍛鍊修養); 18至19世紀的王子和公主畫像,(那時有墨代表美); 9. 576-77年的一本畫和詩的書的節錄。 接著往自由塔,它是德黑蘭的地標,1971年國王為慶祝波斯帝國建立2,500年而建,當時名國王塔,塔成「人」字形,立體看有4隻腳,融合了蕯珊王朝和伊斯蘭的建築,外面鋪上無數塊大理石,正面則有2,500塊。 黃昏時來到電視塔(Tehran Milad Tower),塔高468米,是世界上第六高的電訊塔。乘坐電梯至284米高的9樓,速度為每秒7米,屬同類電梯的第二快。走出室外從高處遠望,太陽剛剛下了山,景物有點迷濛,可見德黑蘭的污染程度不輕。初時四周燈光不多,但天色漸漸轉黑,愈來愈多燈光亮起,相當可觀。離塔不遠有一座54層高的大廈,原來已是全市最高的住宅大樓。乘電梯下7樓,是名人臘像廊,都是對伊朗貢獻良多深受愛戴的人物。面對電梯的第一個是經常批評末代國王引致入獄的記者,另一個正在繪畫的是創造新式詩詞的詩人,最顯眼的是穿著古服的鬍鬚佬 Amir Kabir,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個蒐集了二千萬個伊朗文字和詞語的來源和意義的文字學家,著作叠起來有人的高度,我懷疑導遊是否記錯了數目。 再到第二晚光顧過的餐館吃燒羊架,團友林冠新創下了吃21塊羊架的新紀錄。伊朗旅行社的老闆「肥佬」親自來到送行,並送紀念品給每位團友。由於還有時間,導遊帶我們到鬱金香(Laleh)國際酒店的大堂休息,書店的老闆特別回酒店招呼我們;有部分團友往地氈商店而有所斬獲。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4 卡尚(Kazan) – 博魯傑爾迪大宅(Boroujerdi Historical House)和 Tabatabaei Historical House

3月13日(星期五) 今天是全程最長車程的一天,06:00 morning call,07:45出發往德黑蘭,距離671公里。因時間所限,我們經過梅博多(Maybod)時沒有停留來參觀保存得相當完整的古城。 到達納因(Na’in)時,我們參觀了一座星期五清真寺,這座建築已有超過1,100年歷史,當時的建築較簡單,只有一座宣禮塔,而建築物色彩不多,牆壁多是沒有瓷磚。當時大堂正進行喪禮,入口前面放著很多色彩鮮豔的花牌。我們只參觀清真寺其他部分。隔鄰有一座小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Museum),展品包括一個袖珍清真穹頂形木架,可以由兩人抬起,是亞茲德廣場那個的縮寫。離清真寺不遠有很多泥磚建築,部分已經殘破,但有兩座水庫和旁邊的共四座通風塔仍完整無缺。 過了下午二時才來到卡尚,午餐後參觀兩間四合院式的波斯大宅。分別是屬於兩翁婿的博魯傑爾迪大宅(Boroujerdi Historical House)和 Tabatabaei Historical House,後者較遲建築,規模較大,兩宅相距約300米。這兩座古宅已由屋主捐贈給政府。兩宅都裝飾精美,牆上的浮雕多與狩獵和傳說有關,庭院都有長形水池。前者建於1859年,佔地3,500平方米,屋內可看到由風塔引風入屋的通風口。後者佔地更廣,除了主要庭院,還有幾個小庭院。遊覽室內室外時,有四通八達的感覺。 繼續向德黑蘭進發,看到日落的美景,停車小休時,正是拍攝黃昏彩霞照片的最佳時間。19:00後到達德黑蘭,塞了個多小時車才到達餐館。晚餐後再次入住 Espinas Hotel。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3 拜火教天葬場、寂靜塔、亞歷山大監獄

3月12日(星期四) 08:30出發往參觀古代拜火教舉行天葬的地方。拜火教成立於公元前1,500年至1,000年,確實時期已不能稽考,但肯定超過三千年。這是人類歷史最早有完整教義的宗教,提及光明與黑暗、天堂與地獄、三王來朝、末日審判、來世和復活等,對日後的所有宗教都有影響。拜火教的教義經典《阿維斯塔》(Avesta)已散失,但後人從各處蒐集成書。阿拉伯人佔領伊朗後,帶來伊斯蘭教,很多拜火教徒逃避至亞茲德,此地是目前世界上最多拜火教徒之地,有些教徒則輾轉逃至印度。拜火教認為人體會汚染土地,因此奉行天葬,習俗更傳至西藏。 來到目的地,看到兩個山崗,上面都有一個城堡式的圓形圍牆,名為寂靜塔(Tower of Silence),因為除了祭師外,其他人都會肅靜。我們走向較矮的山崗,沿途經過一些古老泥磚建築物,其中包括一個約五米直徑的圓拱,兩旁各有一座通風塔,原來圓拱之下是一個地下水庫;不遠之處,是一座方型建築,遮蓋著通到水庫的樓梯。這地方的天葬活動,已於60多年前取消,原因是隨著鄉村發展,房屋已建至附近一帶,不時有禿鷹抓不穩屍體碎塊,掉下民居,做成滋擾。政府於是和拜火教商討,在附近撥出一幅土地給拜火教徒土葬,而拜火教徒會採用不會汚染土地的方式來埋葬屍體。寂靜塔內是崗頂上的平地,中央有一個約兩米深的凹地,就是放置屍體讓禿鷹啄食的地方。下山離去時,看見90多歲的守墓者和他的騾子,遊客爭相拍照。 接著往參觀拜火教廟(Zoroastrian Fire Temple),建於1934年。廟的正面頂部,有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馬茲達的彩色標誌。廟內有拜火教創辦人瑣羅亞斯德( Zoroaster)的模擬畫像、標誌的每部分的意義的詳細介紹、一些教義的節錄等。廟旁有一個博物館,除了創辦人的畫像和教義節錄外,還有祭祀的用品(包括 sugar cone)、古代拜火教徒的服飾和教徒祈禱的相片等。 中午時我們重遊昨天黃昏短暫停留的市中心廣場。除了牌坊外,最顯眼的是一座幾米高外形像清真寺穹頂的巨型木架,每逢紀念第三仼伊瑪目侯賽恩的節日,百多名教徒會抬起木架在市內巡遊。不遠處有一座為8位在兩伊戰爭中犧牲的戰士而建的方型平台墳墓,在4角各有一支金字黑旗在風中飄揚。廣場還有一系列的噴水池,其中一個有3位男士從水袋斟水出來的金色雕像,在這沙漠城市,水是珍貴的禮物。廣場盡頭有一輛放置在架上的新車,是長跑賽事的獎品。 橫過馬路,來到水博物館。最重要的展品是介紹坎兒井的技術,和新疆的大致相同,最深的達90米,隧道全長約3,600公里,約有35%仍在運作,每隔一段距離就有豎井和水閘。以前賣水時採用一個半球形金屬碗來計時,碗的中央有一小孔,把碗放在一盤水的水面,水就會從小孔慢慢注入碗中,直至碗下沉入盤中就是一個時段;另外用一串有十粒的碼子來記錄時段的數目。其他展品還包括有700年歷史的大水壩的相片、百年歷史的水龍頭和巨型冰櫃(ice hall)模型等。冰櫃在地面部分外形像個圖拱,直徑可達40米,而有差不多對稱的空間在地下,深度15至30米。冰櫃有幾個進口,冬天時日間注水入空間,晚上温度約零下10度,水就會結冰;經一段時間後,就形成一層層的冰,足夠整個夏天使用,充分體現古人的智慧和創意。 午餐後參觀公眾清真寺(Jameh Mosque),建於12至15世紀,兩座宣禮塔高52米,是全市最高。當年的總督買了一間拜火教廟改裝成清真寺。在祈禱室內講道者的位置有一個長方形的凹地,這是因為講道者相當謙遜。導遊即場示範了教徒祈禱的方式。 我們接著參觀鄰近的一座建於15世紀的有穹頂的學校,它被稱為亞歷山大監獄,傳說亞歷山大大帝在此建築了堡壘,並把犯人囚禁於此,但導遊說這傳說並不太可信。這裡有介紹亞茲德古城的小型展覽、地下茶室和小賣部。 在清真寺一帶和亞茲德很多地方我們看到不少豎立在屋頂上,四面的外形像冷氣糟的百葉出口的風塔,導遊作出詳細的介紹。這是沙漠地帶一個極為重要抵抗夏日酷熱的發明。即使是在地面看似無風的日子,風塔也能抓住輕微的流動空氣,經豎立的氣糟帶到室內,經通風孔帶到每個房間。在氣糟底部通常設置一個小水池,一方面可以吸去空氣中的塵埃,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濕度。通常風塔和坎兒井系統結合,當室內的熱空氣從另一個風塔流走後,就會換人坎兒井內的冷空氣,足以把室温降低十多度。風塔上通常都有一些間疏地向兩邊伸出的長木條,它們使塔更身具柔韌性,減低在地震時受損的機會。另一個防熱防冷的措施是房屋都有特厚的牆壁。   我們回到市中心購物和自由活動,之後在廣場附近集合。黃昏時天空的彩霞美不勝收,加上有牌坊、噴泉和通風塔等作背景,我們拍了不少合意的照片。之後回酒店吃全羊宴,由於一隻不夠應付近50人的需要,所以酒店準備了兩隻羊,讓大家盡情吃個飽。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2 亞茲德(Yazd)- 古城

3月11日(星期三) 早上起來,望出窗外,嚇了一跳,只見雪花飛舞,路上有一層積雪,來往的車輛都減低速度,免生意外。樹木都鋪上一層白色,煞是好看。除了在高山雪地旅遊外,我們極少機會置身於雪景之中。早餐後,大家忙於拍攝雪景,不願上車離去。地上積雪厚達10厘米,不同種類的植物鋪上白雪後,形態各異,多姿多彩。導遊說他自己也未在克爾曼見過下雪,在三月中下雪更是難以置信。他說克爾曼所有班機已經停航。 約09:00出發前往亞茲德(Yazd),車程387公里,約需五小時。約經兩小時後車輛停站小休,我們又再把握機會拍攝雪景,這兒更有花圃上的花卉變成彩色雪糕球的奇景。天色漸漸轉晴,到達亞茲德時藍天出現,陽光普照。 約14:40來到莫什爾波花園酒店(Moshir-al-Mamalek Hotel Garden)。吃過自助午餐後,回房小休。 16:00出發前往古城區,觀看不同年代的泥磚建築,泥裏有時會加禾稈草,而高大的磚牆中間包銜木方,有些城牆至今仍然屹立不倒。亞茲德是世界泥磚建築研究會議的熱門地點。 之後來到市中心的廣場,外貌好像有一雙宣禮塔的清真寺,原來只是一個裝飾用的大牌坊。團友散開拍照不久,導遊跑回來召喚大家趕去觀看17:00開始的特別節目,跟著帶我們到附近一個健身室,大家脫鞋拿著進場後,發覺場地像一個巨型半球體,中央有一個約8米直徑米半深的圓形凹地。節目開始了,12位不同年紀的大漢和一個5至6歲小童走下空間,祈禱後隨著鼓聲和歌聲(或念詩聲)做健身操,包括拉筋、手舞足蹈、跳動和旋轉等。場內有約百條大小不一的瘦長茄子形短柄木樽,中段有一位健兒表演拋兩條木樽的雜耍,然後每個健兒把兩個木樽背上肩膊,左右輪流翻動,鍛鍊肩力和臂力。壓軸是4位健兒舞動弓形的鐵器,弦上穿了十多個鐵環,舞動時鏗鏘有聲。原來這是健身會的日常活動,會員操練時,本地和外地人付出小許入場費就可進場觀看。健身會(Zurkhaneh)在伊朗非常普遍,歷史悠久,可追溯至阿拉伯征服波斯初期,人民結社練功習武,準備東山再起。 接著我們走到下一層,觀看一個32米深22米直徑有430多年的大型地下水庫,水庫曾是全市最大,現已棄用。之後回酒店休息至20:00才吃自助晚餐。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1 雷恩古城 、Grand Bazaar

3月10日(星期二) 半夜開始下雨,08:30出發,一直下著細密的雨,旅遊巴士有幾個座位由冷氣糟出口滴水,團友要打傘而坐或改用車尾的空位。途經馬杭(Mahan)小鎮,先在餐館訂好午餐,跟著前往雷恩古城(Rayen)。前行不久,雨停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密麻麻橫飛的雪花,以接近水平線的角度,衝著旅遊巴士而來,蔚為奇觀。在短短一段時間,地上鋪上一層雪花。這完全出乎意料之外,離港前我一直以為伊朗之旅是界乎温暖與清涼之間呢!下雪情況過了十多分鐘就停了。 約11:00來到雷恩古城,這是一個保存得相當完整的以磚和泥建築的古城,始建於5世紀的薩珊王朝,曾受地震破壞,但已修復了六、七成。下車時,天色漸亮,灰白的雲霧間露出了少許藍天。古城圍牆約有十個瞭望塔,入口的城門上有 Arge Rayen 的標誌,Arge 是 citadel 的意思。城門旁有全城的地圖和模型。街道不闊,房屋建得很密,多是單層或雙層,有分貴族的和平民的。有不少建築物的頂部是一個圓拱。城的中央是一個廣場,遠處是總督府,可在上向廣場的群眾作公告。遊客可從兩處石階走上單層屋的屋頂,較清楚地觀賞古城的景貌。 在古城逗留一小時後,回馬杭吃午餐,太陽在不覺間出來了。車行不久,出現馬路上飄起輕煙的奇景,相信是因冰凍的路面急速暖化引起。之後車輛出入了雲霧雨區幾次,到餐館時又下著細雨。 午餐後往參觀尼瑪托拉陵園(Astana-e-shah Nematallah-e-Vali),他是9世紀蘇非派(Sufi,以苦行憎方式修行的派別)的哲學家,認為萬物最終歸土,主張生活要簡單。墓園建築建於15世紀,設計獨特,正門外有蘇非派砵頭的放大模型,外形有點像花生。入屋前要脫鞋,陵墓在大堂中央,旁有小室,放著可蘭經和尼瑪托拉的詩集,牆上的圖像最特別的是劍鋒開义的劍(double blade sword)。 接著往參觀王子花園(Baghdad-e Shanzde),建於1873年,外面是半沙漠地帶,鳥瞰有如綠洲。當年為一位王子興建,但前後兩座主要建築物仍未完全建成王子就因父親被殺而逃亡。它是我們行程中四大波斯花園的最後一個。最特別的設計是長數百米的台階式水池,每廿米左右就有一個小瀑布。 隨後我們趕回市區的大市集(Grand Bazaar),建於17世紀,長1.2公里,有清真寺、商隊旅館和浴池。我們參觀了原是阿里汗浴池的浴池博物館,裡面有一些臘像,展示出浴池文化,包括閒談、按摩、浸池和去瘀等。浴池的一個特色是東西兩端各有一塊「時間之石」(timestone),是10厘米厚的半透明大理石,在室內看到陽光透射的位置就可知道時間了。 跟著在一個大茶室嘆茶和吃棗泥餅,這個茶位大堂坐滿本地人,有些本地人包括一個未成年之少年在吸食水煙,大家邊喝茶邊欣賞歌星演唱。茶室特别開了一個橫廳招呼我們。喝茶後在市集內自由旅覽和購物,我們經過一個有大水池的庭園,由商隊旅館改建而成,現時四面兩層高的樓房都是商店。離去時忽然雷電交架,下起冰雹來,接著是大雨和雨雪,許多車頂都滿是碎冰,而路上則有輕微水浸。我們今天經歷了十多場大小不一的雨、雪花、冰雹、雨雪和幾次短暫的陽光,幸而所有計劃行程都能順利完成。在一間有五人樂隊表演的餐館吃晚餐。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10 克爾曼(Kerman)- 鹽湖巴赫泰甘(Bakhtegan)、內里茲(Neyriz)

3月9日(星期一) 08:00出發,經555公里往克爾曼(Kerman)。離開設拉子不久,經過一個大鹽湖,遠山和湖中的倒影,構成美麗的圖畫。湖邊有堆積如小山的鹽堆。前行約兩小時後,來到山路上一個避車處,從高處遠望伊朗第二大鹽湖巴赫泰甘(Bakhtegan)的景色,湖上一片白茫茫,沒有倒影的美景。 中午後來到內里茲(Neyriz),首先參觀全市最大的 ,這間小清真寺只有一個宣禮塔,沒有任何特色,只是因途經而選作今日的唯一參觀點吧。主持長老熱情地招呼我們,說任何宗教的人士都歡迎。 下午車程的休息站在一個公園旁邊,公園專為女士而設,男士和七歲以上的男孩不准進入,裡面空間頗大,特色是有一個織布人的雕塑和一些活動筋骨的設施。由於環境特殊,女團友多捨不得出來。公園外的草地有廿多個約六米丁方塗上藍色油漆的矮台,每個平台的一角都設有一個垃圾桶,原來平台是露營的設施。 約19:00到達克爾曼,在餐館吃過晚餐後到 Kerman International Pars Hotel 住宿。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9 設拉子 (Shiraz) – 聖陵、清真寺、橙樹宮、設拉子古城門

3月8日(星期日) 09:00出發,先往一個聖陵 Imamzaden-ye Ali Ebn-e Hamze,是埃米爾.阿里(Emir Ali)之墓,他是 Reza 的堂弟。女士須穿回教長袍才可進入,內部間開為兩部分,男士進入左面女士右面。一入建築物之內,頓時感到眼花繚亂,牆壁由半身以上至頭頂的穹頂,盡是威尼斯鏡飾,由數以萬計的不同幾何圖形的小塊玻璃鏡片組成,每塊牆壁的鏡飾有一定圖案,其中有小部分是彩色的,不同角度的小鏡互相反影,產生金光銀光四射的效果,有如水晶宮,令人目眩。 趁著女士穿了長袍,我們再參觀另一個聖陵 Aramgah-e Shah-e Charagh,紀念的是 Reza 的弟弟。這個聖陵室外室內都不准拍照,我們只是進入廣大的庭院參觀,沒有進入室內。 第三個景點是建於19世紀的莫克清真寺( Mazjed-c Nasir-al Molk),一般清真寺以藍黃綠三色為主,而這座清真寺有很多牆壁上的花和圖案用粉紅色,別豎一幟,所以又稱為粉紅清真寺。它沒有穹頂,而兩座小型宣禮塔只是建在牆頂而非獨立的。我們首先進入祈禱室,其中一面是一排落地彩色圖案玻璃窗,早晨的陽光斜斜地穿過玻璃窗照在室內的地氈上,造出甚具特色的效果。凊真寺還有一個有名的室內「牛井」,當年領牛由井邊走入一條隧道盡頭,牠身上拖著的繩索就會把一桶水由井底拉到井面,現時的水位太低,牛井已棄用。   第四個景點是橙樹宮(Naranjestan),這是建於1879年的波斯花園,當年是總督的家,有隧道通到外面的另一間屋子。園內種植了很多橙樹和花卉。主樓有兩層,正面的底部有一些波斯士兵、兩獸互咬和兩鳥互咬的浮雕;入口的兩面和上方都是玻璃圖案和鏡子,造出特殊的視覺效果,室內包括天花頂有很多彩圖,一幅幅告示都是以圖畫形式表達出來,令人看得舒服。地庫是一個小型的古物博物館。離去前團友爭相在出口旁一幅三個波斯太監的瓷磚畫拍照。   吃過自助午餐後,參觀天堂花園,約有900年歷史,是行程中第3個四大波斯花園,屬 UNESCO 的世界文化遺產,最初是皇帝的產業,時至今日,已交由大學管理,作農業研究之用。園內有許多高大柏樹,並設有花圃和温室。主樓天堂宮殿並不開放,正面頂部有太陽(女性)和獅子的對稱圖像。 接著我們參觀兩位著名詩人的墓園,他們分別是薩狄(Saadi)和哈菲兹 (Hafez),他們的名氣相等於杜甫和李白。參觀前先在薩狄陵園旁吃伊朗雪糕,具黏性而慢溶,不像一般雪糕。薩狄是寫實派詩人,字裡行間表現人道主義精神。陵園建於13世紀末期至14世紀,他的石棺放在一個開放式石柱廊內。伊朗人下葬時通常是側身而臥,右膊向下,面朝西南面的麥加。附近有石級走至地下的魚塘(fish pond),以前由坎兒井引水而入,現已棄用。另一位詩人哈菲茲七、八歲時已識唸可蘭經,天才橫溢,詩篇多以愛情和生命作主題,不過有些的意思較深奧,不易捉摸,後人就用他的詩句作占卜之用。一到其墓園門前,就有帶著彩鳯鳥兒和一大叠詩句小單張的占卜先生,請遊人占卜,遊人把問題記在心中,他就讓彩鳳以咀抽一份單張出來,遊人再請人解讀。哈菲茲的石棺放在一個約五米高的八柱圓形涼亭中央。 晚餐前參觀可蘭經門,這是設拉子僅存的古城門,當年皇帝放了一本可蘭經在城門上,因而得名。城門附近有一個詩人的石像,他非本地人,而在此逝世,墓地在山坡之上。 Read More

2015年3月 伊朗之旅 – Day 8 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帝王谷、卡里姆汗城堡(Citadel of Karim Khan)

3月7日(星期六) 08:30 出發,約一小時來到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即波斯人的城市)),大流士遷都至此,刻意建造一個「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於公元前515年,在山區盆地,採灰色石灰岩建造平台和城市,主要建築至公元前450年完成,面積達13萬平方米。1979年入選 UNESCO 世界文化遺產。我們首先走111級樓梯上平台,每級高度100毫米,向上走毫不費力。來到入口大堂,兩旁由巨大有翼人首獅身石雕像鎮守,入城後是士兵長廊,當年有侍衛在兩旁站崗。之後來到一個未完全建成的入口大堂。宮殿各主柱有20至22米高,柱頂從前是一對背對背蹲下的半身動物石像,包括牛、馬和幸運鳥(homa)等。現時保存得較完整的動物石像,就放在場內以玻璃圍起來展覽。城內最重要的建築物是亞柏丹那皇宮(Apadana Palace),皇帝每年在這兒迎接新年。多處牆壁上可看到一幅浮雕圖畫,獅子雙前腿踏在牛的身上,用口輕咬其頸背,而牛則轉頭回望獅子。獅子代表夏天和太陽,而牛則代表冬天和水。波斯人的新年是3月21日,剛好是水牛座轉入獅子座,圖畫的意思就是夏天驅走冬天之意。宮殿的牆壁、arch 和樓梯側面滿是浮雕,當年是鑲金或有顏色的,眼睛都是寶石。大流士大帝是個重視人權的國王,從非常精細的浮雕,可見是由藝術家而非奴隸雕刻而成。最特出的浮雕,在亞柏丹那皇宮東面的階梯的牆壁上,刻著23國的使者來到波斯向皇帝拜年,每國人的服飾和進貢的動物和禮品,都非常清晰,可提供各國人居住環境和習慣的資料,這些細緻的記錄,極具歷史價值。在百柱殿的門廊,左右牆各可見到28國使者的雕像,分成五層,下面四層各六位,第五層則四位,而皇帝則在第六層,由28國人支撐著。由於有左右兩邊,每個人身體的左右兩面特點都可以顯示出來。大流士建城時只有23國,後來發展至28國,可見這部分宮殿是後期建成的。至於百柱殿的門廊浮雕,左右各有五層每層十個士兵托著頂層的皇帝,100個士兵和百柱殿名稱吻合。浮雕的人物盡是男士,但有一幅戰車浮雕,車輪的軸心上竟刻著一個孕婦圖像,喻意是每個戰士都是一個母親的兒子,不可濫殺。百柱殿旁是木建的庫房,已被亞歷山大大帝徹底燒燬,只剩下排列整齊的一個個柱躉。建築物的牆壁本來是彩色的,現時只靠把一些僅存的彩色碎片,砌成鑲板,以玻璃保護,讓遊客參考。飽覽精采的古老建築後,我們走上山坡,觀看兩座陵墓。 午餐後往參觀帝王谷,山坡上有四個陵墓,由左至右,分別屬於大流士二世(大流士的孫子)、大流士三世(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大流士大帝和大流士兒子(第二任皇帝)。每個陵墓在山坡的石面都分三層,像一個大型的十字。中間最闊的一層是挖了洞穴安放墳墓的一層;最上的一層石面有雕刻,圖像雖不一樣,但在每個陵墓都包括皇帝、拜火教的?號、火壇和月亮。由於風化程度不同,只有部分圖像仍然清晰可見。山坡較低的地方,有幾幅大型雕刻壁畫,是後來蕯珊王朝時添加的,最具吸引力和最清楚的,是騎馬的蕯珊皇帝執著並舉起一個羅馬王的手,以他取代單膝跪下投降的羅馬王為領導人。羅馬人在蕯珊王朝時攻打波斯,三次都被打敗,其中一次連領軍的皇帝亦被俘虜。 之後回設拉子,來到卡里姆汗城堡(Citadel of Karim Khan)之外,四角各有14米高的瞭望塔,其中一個有點傾斜,原因是地基受地下水影響,塔身於地震後向外傾側,裂開的城牆已被修補。 跟著到一間本地茶室喝茶,這個茶室比伊斯法罕的一間較寬敞和樓面較高,內有幾幅細密畫,導遊為我們講解畫中的故事。 在酒店吃過晚餐後步行十多分鐘參觀一間地氈商店,店主和幾位助手拿出廿多幅地氈示範。地氈分為每平方厘米 100、121、144和169 個結(knots)四種,愈精細和愈多顏色當然愈貴。店員轉動地市時,顏色會隨著燈光有所改變。最貴的一張3米成2米地氈,開價為89,000美元。之後店主召的士免費送我們回酒店。 Read More